水景設計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
對于園林設計來說,水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水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它同時具有可靜止、可活動、可發聲等多種特性,這些對于園林設計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這也是水可以單獨作為藝術品主體的原因。
園林設計中水景的重要地位
1、生態發展需要
自然界生態系統中,濕地是人類生存與社會發展的一種珍稀的自然資源,生態價值與資源價值巨大,被譽為“物種寶庫”。現代社會強調生態環保,人們也越發關注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發展,園林設計中加入水景設計,有利于園林生態系統有序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與科學發展。
2、中華民族的人文美學
“水”早已滲透到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二者融為一體,成就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東方風情。理水內涵高雅脫俗、意蘊深厚,理水形式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哲理性以及象征性,值得我們傳承。中國的古代先哲對于水見解不一。老子認為“上善若水”,孔子評價“水有五德”,陶淵明的“縱情山水”,李白的“抽刀斷水”,追溯起來,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都對水有著特殊情感,可見水在中華文化里的深刻意蘊與獨特魅力。
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的設計方法
1、水景設計中給水方式的選擇及造型設計
在設計時要根據實際要達到的水景效果以及水景在園林景觀中所處的位置,選擇合適的給水方式;有時要考慮到當地的民間風俗,對水景的給水方式進行特殊考量、特殊設計。進行水景的總體設計,應先分析環境氛圍的基本要求,再分析各種水景形式,分列不同的組合方案,繪制效果圖,從中選優。水景形態有靜水、流水、落水、噴水等幾種,這幾種形態又可衍生出多姿多彩的變化形式,特別是由于噴頭技術的發展,噴水姿態更是變化萬千。有了這些素材,再通過專業人員的藝術設計,即可以勾畫出優美的水藝景觀。
2、水景設計中動植物的配置
對于動物的選擇,在水中一般可飼養一些水生物種,一方面為了增強水景的觀賞性,另一方面則是保持水中物種多樣性。水禽生物要選擇當地的,根據水域大小進行適當數量的飼養,另外要在水域中建立一定的食物鏈。
對于植物的配置,(1)水邊植物配置。水邊植物配置應講究藝術構圖,無論大小水面的植物配置,與水邊的距離一般要求有遠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邊線等距離栽植,避免單調呆板的整齊形式。在構圖上,注意應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邊大喬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層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觀低于人的視線,與水邊景觀呼應,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觀賞。水中植物配置可選荷花、綠萍等多種植物,但配置一定要與水面大小比例、周圍景觀的視野相協調,切忌擁塞,尤其不要妨礙倒影產生的效果。
(3)堤、島的植物配置。園林水景中設置堤島,是劃分水面空間的主要手段,堤常與橋相連。而堤、島的植物配置,不僅增添了水面空間的層次,而且豐富了水面空間的色彩,倒影成為主要景觀。
(4)駁岸、護坡的植物配置。駁岸和護坡分土岸(坡)、石岸和混凝土岸(坡)等,其植物配植原則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體,又對水面的空間景觀起著主導作用。石岸(坡)或混凝土岸線條生硬、枯燥,植物配置應以露美、遮丑為主,使之柔軟多變,同時,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來局部遮擋,增加活潑氣氛。
3、水景設計的岸型規劃及其塑造
水景設計的成功與失敗,除了水的造型以外,其岸型規劃和塑造也是相當重要的。岸型的協調與否和水景設計效果成正比。要想水景設計更好地呈現出在園林設計綠化中的作用及其特色,就必須對其進行岸型規劃和塑造。
園林岸型在園林水體邊緣和陸地的交界處,為了穩定岸壁,也為了保護河岸不被水淹沒或者沖刷掉,就必須結合園林設計自身的特點。總而言之,就是要保持自然不做作的狀態。
在岸型中,最常見的就是環狀的岸型,它的特點就是沿池作岸,也被叫做池岸。在我國,一般傳統的園林設計中的池岸都是自由型,它因為形勢而彎曲,隨著形狀而變化。大多數都是以文石砌作,還有一部分是以湖石、黃石疊成。新建的園林中的池岸的形式多種多樣,采用的材料也是不相同的。這些岸式大多數都比較精致,和小池水景相輔相成,有時候還在他們之間用頑石作銜接,這樣一來就使水景變得更加可觀。
城市的發展與環境景觀的空前繁榮,水景工程的設計與應用更加廣泛,成為城市園林空間中亮麗而又充滿生命力的元素。在園林水景規劃設計中,水景已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水的固有的特性,表現形式多樣,易與周圍景物形成各種關系。人們已經認識到現代城市園林水景的運用不應也不能再簡單照搬古典理水的手法,它應該是對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和對傳統的超越與變革。
上述就是為你介紹的有關水景設計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的內容,對此你還有什么不了解的,歡迎前來咨詢我們網站,我們會有專業的人士為你講解。